《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magnetic resonance 的文章

1 首发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DCE-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王璐1,陈壮军1,邱龙海2,王金本1 2024年第3期 [327-332][摘要](83)[pdf 1054KB](45)
2 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价值
高艳1,潘小文1,董晚亭1,肖鹏2 2024年第2期 [181-184][摘要](57)[pdf 650KB](43)
3 基于迁移学习和3D-WGMobileNet的青年抑郁症辅助诊断
郭朝晖,王瑜,马慧鋆,田恒屹 2024年第4期 [455-462][摘要](89)[pdf 1882KB](87)
4 医疗植入物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升温效应研究
常继辉1,李凯1,张云1,郭德洪1,唐冬梅1,代宁1,张双1,2 2023年第10期 [1228-1232][摘要](334)[pdf 1583KB](157)
5 自适应图像接收线圈与传统专用线圈在乳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彭康强,戴心仪,刘辉明,何妮,江琳玲,钟林昌,谢传淼 2023年第9期 [1091-1097][摘要](175)[pdf 1383KB](93)
6 MRI脂肪抑制技术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董晚亭,王浩东,罗铧,潘小文,易雪冰 2023年第10期 [1237-1240][摘要](349)[pdf 762KB](149)
7 基于DCE-MRI图像TIC分析法的类风湿关节滑膜炎定量评估
毛瑾玲1,朱中旗1,李英豪1,何东仪2,姜婷2,夏天1,石洁2,汪红志1 2024年第4期 [426-432][摘要](110)[pdf 3698KB](86)
8 基于影像组学和多序列MRI的胶质瘤相关癫痫预测
杨鸿玺1,高安康2,王一达1,白洁2,张勇2,程敬亮2,杨光1 2023年第11期 [1350-1355][摘要](177)[pdf 1703KB](119)
9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模态MR图像缺失模态合成
徐盼盼,张东,袁达龙 2023年第7期 [827-832][摘要](339)[pdf 1116KB](191)
10 功能磁共振分析rTMS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李娟1,董建华2,张坤3 2023年第7期 [872-875][摘要](290)[pdf 883KB](131)
11 DCE-MRI技术及ADC值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徐静1,马光辉2,孟凯龙1,王勇刚1,刘彭华1 2023年第9期 [1132-1134][摘要](325)[pdf 712KB](98)
12 磁共振成像DWI联合3D-ASL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及在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
谢家骥,杨凡,郭威,阮鹏 2023年第3期 [350-352][摘要](230)[pdf 755KB](148)
13 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动态变化
赵依灵,阮鹏,何丽,罗世勇,周浪,杨凡 2023年第4期 [436-439][摘要](263)[pdf 921KB](313)
14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扩张胆道及其毗邻结构的数字化精确建模研究
逯娅雯1,孟文勃1,2 2023年第7期 [833-840][摘要](227)[pdf 1637KB](169)
15 超声、磁共振及染色体基因检测联合诊断胎儿颅脑异常的临床价值
张国梁,王利顺,李伟伟,华天书,王启臣,赵瑶瑶 2023年第8期 [985-987][摘要](125)[pdf 691KB](99)
16 磁共振序列同步执行的研究与实现
吴林1,2,胡霞飞1,2,3,解玺洁1,2,4,张双1,2,5,张涛1,2 2022年第11期 [1355-1359][摘要](290)[pdf 1091KB](205)
17 磁共振空间定位成像的实现与验证
吴林1,2,解玺洁1,2,3,胡霞飞1,2,4,张双1,2,5,张涛1,2 2022年第10期 [1225-1230][摘要](696)[pdf 2458KB](166)
18 振幅整合脑电图与窒息新生儿桡动脉血气分析和头颅MRI的相关性
曾利明,黄俊,杨庆 2022年第8期 [1020-1024][摘要](197)[pdf 994KB](212)
19 基于频域约束和交叉融合特征网络的磁共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李嘉丽,王国中,赵海武 2023年第1期 [31-38][摘要](449)[pdf 1662KB](193)
20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放射组学与临床指标的前列腺癌智能检测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王毅,李远哲,李淑婷,赖清泉 2023年第2期 [251-260][摘要](502)[pdf 2343KB](181)
21 脑电图联合MR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预后的应用
徐学涛,蒋晓宏,曾利明,任明会 2022年第7期 [856-859][摘要](406)[pdf 1125KB](250)
22 脑微损伤的影像学进展
袁文欢1,罗琳1,喻大华2,张晓勃3,安鹏4,张芮浩5 2022年第9期 [1101-1104][摘要](629)[pdf 528KB](245)
23 基于MRI和血流动力学仿真的主动脉缩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史宇兵1,2,Israel Valverde3,Patricia V. Lawford2,D. Rodney Hose2 2023年第1期 [126-132][摘要](566)[pdf 1918KB](154)
24 MRI纹理联合Cripto-1与SOX2蛋白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姚锡虎1,周青云2,张志诚3,周建英4 2022年第2期 [224-228][摘要](266)[pdf 1547KB](251)
25 磁共振联合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变性子宫肌瘤
王艳华1,李春晖1,卜文瑾2,张帆3,申文凤1 2022年第5期 [562-566][摘要](628)[pdf 891KB](206)
26 MRI征象及ADC值鉴别成人颅内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价值
薛彩强1,2,3,4,李昇霖1,2,3,4,刘显旺1,2,3,4,邓娟1,2,3,4,周俊林1,2,3,4 2022年第10期 [1244-1249][摘要](249)[pdf 1877KB](218)
27 默认模式网络在精神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谢非,龚晓亮,陆言,钱晖,岳璐璐 2022年第6期 [695-700][摘要](407)[pdf 1038KB](240)
28 MRI-CT图像融合技术在颈椎肿瘤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张冬艳1,薛雁山2,许芳3,宋晓婕1,颜宝云1 2022年第5期 [551-555][摘要](666)[pdf 939KB](255)
29 基于动态功能连接分析的青少年吸烟者大脑静息态默认模式网络
解晓燕1,薛婷2,张云淼1,张士迪1,周洋1,贾少迪1,喻大华1 2022年第6期 [690-694][摘要](285)[pdf 1332KB](203)
30 血流动力学响应函数在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卢梁1,曾晓天1,董国昭2,宋泽雨2,唐晓英1 2022年第4期 [479-483][摘要](375)[pdf 938KB](426)
31 APT、ASL及DCE-MRI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程秀1,2,王俊1,2,王瑞1,刘光耀1,马来阳1,白玉萍1,李洁1,2,任新颖1,2,张静1 2022年第3期 [321-327][摘要](369)[pdf 1751KB](231)
32 磁共振3D-ASL定量评估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灌注特征
曹阳1,肖能2,胡石腾1,唐琼梅1,周海军1 2022年第4期 [475-478][摘要](226)[pdf 854KB](231)
33 磁共振颅颈一体化高分辨血管壁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负荷与脑卒中的关系
李耀志,谢艺才 2022年第3期 [328-332][摘要](360)[pdf 1101KB](253)
34 Radial 3D TOF和常规3D TOF在颈动脉成像中的对比
吴良文1,丁少伟2,韩晶3 2022年第10期 [1270-1273][摘要](215)[pdf 996KB](232)
35 暴露疗法在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张可,孟占鳌,黎卓君 2021年第10期 [1216-1218][摘要](323)[pdf 652KB](363)
36 基于功能磁共振图像转换在阿尔茨海默症分类中的应用
贾洪飞,王瑜,肖洪兵,邢素霞 2022年第4期 [448-452][摘要](293)[pdf 970KB](254)
37 3D T1-SPACE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诊断脑血管病的价值
赵启利,吴丽鹏,张杨,张曦,郑艳龙 2021年第9期 [1103-1107][摘要](634)[pdf 944KB](236)
38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患者的MR表现
余黄俊 2021年第6期 [721-724][摘要](411)[pdf 802KB](332)
39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形态学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陈祁青1,赵继荣1,蔡毅2,陈文1,赵宁1,马同1,薛旭1,郭培尧1,张天龙2,杨涛2,李玮农2,张立存2 2022年第4期 [430-435][摘要](801)[pdf 1347KB](276)
40 基于双模态磁共振成像和决策层融合的抑郁症辅助诊断
段逸凡,王瑜,付常洋,肖洪兵,邢素霞 2022年第3期 [378-383][摘要](322)[pdf 1103KB](209)
41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与双模态数据融合的抑郁症辅助诊断
计亚荣,王瑜,付常洋,肖洪兵,邢素霞 2021年第10期 [1316-1320][摘要](433)[pdf 924KB](368)
42 下腰痛患者脑网络的动态功能连接
贾润慧1,汪新柱1,陈晓飞1,董馥闻1,周晟1,俞连春2,陈祁青3 2021年第9期 [1084-1089][摘要](701)[pdf 1092KB](254)
43 融合感知损失的深度学习在常规MR图像转换的研究
张泽茹1,2,李兆同1,2,刘良友1,2,高嵩1,吴奉梁3 2021年第2期 [178-185][摘要](921)[pdf 1601KB](665)
44 磁共振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估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张海燕,谭秀革,陈奕菲,于春祥 2021年第3期 [340-343][摘要](479)[pdf 849KB](322)
45 经手术和语音康复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儿童静息态脑功能改变的磁共振特征
程华1,饶波2,张文婧3,陈仁吉3,彭芸1 2022年第2期 [177-181][摘要](542)[pdf 1091KB](262)
46 结合伪MRI信息的腹部CT危及器官自动勾画
孟祥银1,吴香奕1,彭昭1,徐榭1,2,裴曦1,2 2022年第2期 [203-208][摘要](319)[pdf 1540KB](347)
47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无监督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分解方法
弥佳,周宇佳,冯前进 2021年第2期 [186-192][摘要](515)[pdf 3825KB](365)
48 基于目标场法和CST仿真的低场磁共振射频线圈设计
张勋1,胡亮亮2,屈正3,徐进章1 2021年第6期 [743-748][摘要](1076)[pdf 1468KB](609)
49 基于CT和MRI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不同载荷下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杭声琪1,张文韬2,王泰淇1,任建澄1,李富超1,赵改平1,马童3 2021年第3期 [370-374][摘要](843)[pdf 1807KB](437)
50 微囊型脑膜瘤与脑膜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鉴别诊断
张婧1,赵志勇2,3,4,张国晋2,3,4,曹云太2,3,4,周俊林2,3,4 2021年第5期 [561-565][摘要](700)[pdf 1269KB](353)
51 磁共振3D TOF-MRA和ZTE-MRA在脑血管成像的对比
宋宇1,晁迎九2,徐运军1 2020年第12期 [1529-1533][摘要](562)[pdf 1115KB](475)
52 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赵继荣1,薛旭1,袁毓喆2,陈祁青1,陈文1,张海清1,赵宁1,马同1,张天龙3,杨涛3 2021年第7期 [820-825][摘要](426)[pdf 1234KB](236)
53 针刺中风患者阳陵泉后度中心性及动态度中心性变异系数变化的fMRI研究
杜钟名1,2,方继良2,陆梦馨3,江澜3,赵吉平1,邹忆怀3 2022年第1期 [38-43][摘要](806)[pdf 1412KB](465)
54 MRI与MSCTA诊断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价值比较
林淑莹1,黄子成2,郑彬彬1,孙锁锋3 2020年第9期 [1143-1147][摘要](861)[pdf 1036KB](344)
55 MRI征象鉴别IDH-1突变型与野生型较低级别胶质瘤
薛彩强1,2,3,柯晓艾1,2,3,邓娟1,2,3,李昇霖1,2,3,刘显旺1,2,3,周俊林1,2,3 2020年第11期 [1384-1388][摘要](561)[pdf 1303KB](452)
56 影像学评价大鼠胶质瘤及其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邓娟1,2,3,李昇霖1,2,3,刘显旺1,2,3,薛彩强1,2,3,周俊林1,3 2021年第5期 [578-581][摘要](496)[pdf 592KB](357)
57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陈斐1,唐澍2 2020年第7期 [894-897][摘要](469)[pdf 714KB](337)
58 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模态医学图像转换
董国亚1,2,宋立明1,2,3,李雅芬3,李文3,谢耀钦3 2020年第10期 [1335-1339][摘要](1382)[pdf 1059KB](770)
59 改装高通道线圈实现头颈部放疗模拟定位的可行性研究
陈辛元,闫雪娜,张凯旋,曹莹,左立静,戴建荣 2020年第4期 [397-401][摘要](1174)[pdf 1253KB](447)
60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人体肺功能障碍疾病血样的代谢组特征
何则皓1,王桂芳2,陈文学3 2020年第10期 [1312-1316][摘要](937)[pdf 826KB](425)
61 2型糖尿病患者海马体脑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郭永新,王传娜,吕爽,郭高德,薛雅卓,崔栋,曹卫芳,刘新凤,焦青 2020年第9期 [1138-1142][摘要](795)[pdf 959KB](376)
62 原发性失眠患者大脑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
谢东东,程永欣,田时雨,崔永婷,王宪福,刘畅,薛婷,喻大华 2020年第11期 [1380-1383][摘要](586)[pdf 717KB](537)
63 鼻咽癌3D pCASL与Ki-67指数相关性及临床分期价值
吴文秀1,2,3,江桂华1,2,徐志锋3,潘爱珍3,高明勇3,周新韩3 2020年第2期 [190-194][摘要](854)[pdf 953KB](519)
64 FIESTA和SSFSE序列在胎盘植入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应用
杨镜全,高明勇,周新韩,贺小红,马锦城 2019年第12期 [1444-1448][摘要](769)[pdf 732KB](588)
65 功能磁共振成像熵连接工具箱的研制
石莉莉,刘梓君,穆文迪,焦青,曹卫芳,崔栋,郭永新 2020年第7期 [867-872][摘要](885)[pdf 1271KB](582)
66 基于特征选择的阿尔茨海默症辅助诊断
刘茜,王瑜,付常洋,肖洪兵,邢素霞 2020年第5期 [656-660][摘要](838)[pdf 1386KB](526)
67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序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林恒山1,2,林增如1,2,李燕燕1,2,许伟明1,2,李铭1,2,潘星朵1,2,吴垠1,2 2019年第11期 [1291-1295][摘要](695)[pdf 819KB](419)
68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罗伶俐,王远军 2020年第7期 [873-877][摘要](766)[pdf 936KB](935)
69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阿尔茨海默症医学影像分类
李长胜,王瑜,肖洪兵,邢素霞 2020年第8期 [1005-1009][摘要](501)[pdf 939KB](486)
70 基于稀疏表示变量选择方法的影像遗传学数据分析
谢忠翔,武杰,项华中 2020年第5期 [584-588][摘要](742)[pdf 1562KB](406)
71 磁共振射频发射与接收线圈谐振电路特性仿真分析
黄清明1,2,3,4,郑刚2,4 2020年第10期 [1272-1280][摘要](900)[pdf 17722KB](494)
72 后踝撞击综合征MRI和CT诊断价值分析
黄勃1,王志2 2020年第6期 [730-733][摘要](546)[pdf 685KB](341)
73 一站式多模态平扫MR动态成像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及对缺血半暗带的早期干预效果
江宇,崔惠勤 2020年第3期 [307-310][摘要](484)[pdf 737KB](472)
74 液体核磁共振中多核体系的量子模拟
黄珊珊1,李鹏2,何培忠2 2020年第6期 [743-748][摘要](514)[pdf 1138KB](391)
75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在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及肺癌化疗疗效评估的应用
 王毅1,赖清泉1,黄美铃2,黄启明1 2019年第6期 [682-688][摘要](790)[pdf 1453KB](821)
76 基于典型相关稀疏自编码器的精神分裂症的分类
李刚,韩德鹏,刘强伟,王超,李莹 2020年第3期 [391-396][摘要](937)[pdf 1248KB](382)
77 轻微肝性脑病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小世界网络属性
王晓艳,王鹏程,宫鲁艺 2020年第3期 [385-390][摘要](730)[pdf 1218KB](398)
78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青年吸烟者大脑静息态执行网络功能连接变化研究
王宪福,谢东东,刘畅,程永欣,崔永婷,田时雨,喻大华 2020年第3期 [289-292][摘要](1054)[pdf 729KB](420)
79 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在生物样品辐射剂量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毕帆,胡海生,石慧烽,冯坤,樊文慧,涂文勇 2020年第1期 [29-33][摘要](860)[pdf 585KB](485)
80  基于非局部均值平滑的体素内纤维结构估计
 楚春雨 2019年第10期 [1177-1181][摘要](533)[pdf 1250KB](424)
81  2型糖尿病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局部脑区活动时空四维一致性
 李煜瑶1,李静1,焦青1,薛雅卓2,刘新凤3,曹卫芳1,郭永新1,崔栋1,刘明3 2019年第10期 [1162-1167][摘要](812)[pdf 1049KB](486)
82 虚拟数字脑软件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徐龙春1,张敏风1,张岗2,邹越2,赵文波2,何乐民3,周慧晶3,颜淑敏3,张光玉3 2019年第12期 [1434-1439][摘要](715)[pdf 1368KB](451)
83 基于RS-fMRI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慢性腰腿痛脑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天龙1,赵继荣2,陈祁青2,马同2,王闻奇3,赵宁2,薛旭1,郭培尧1,蔡毅1 2019年第12期 [1421-1426][摘要](665)[pdf 627KB](474)
84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 价值
刘晟 2019年第7期 [808-810][摘要](723)[pdf 713KB](493)
85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质量控制
李春童1,2,3,裴丽1,2,3,孙勇3,侯坤1,2,3,邱建峰1,2,3 2020年第1期 [69-74][摘要](1104)[pdf 660KB](1023)
86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磁共振脑结构形态学研究
 王兴瑞1,徐永强1,朱元强1,李陈1,席一斌1,胡文鐘1,王化宁2,印弘1 2019年第6期 [667-671][摘要](536)[pdf 839KB](669)
87  高分辨核磁检查在颅内动脉血管疾病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王宽,孟凯龙,田志勇 2019年第10期 [1207-1210][摘要](905)[pdf 768KB](563)
88  可变反转角HASTE序列在腹部检查中的应用
 张辉,冯飞,单慧明,周雯,戚玉龙,李中华 2019年第5期 [571-574][摘要](610)[pdf 712KB](524)
89  MR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及梗死病灶ADC值的变化
 林靖复 2019年第6期 [693-696][摘要](792)[pdf 623KB](669)
90 低场磁共振锁场谱仪的射频脉冲发生器研制
董诗洁1,陈珊珊2,何培忠2 2020年第1期 [98-106][摘要](607)[pdf 1885KB](702)
9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评估肝癌患者TACE疗效
 章李1,彭志毅2 2019年第5期 [575-578][摘要](729)[pdf 580KB](540)
92 基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L波段微波辐射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王浩宇1,李春舫1,2,董霁1,赵黎1,张静1,王惠1,徐新萍1,姚斌伟1,周红梅1,李家开3,马林2,彭瑞云1 2019年第12期 [1373-1376][摘要](1120)[pdf 584KB](401)
93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及预测
罗益贤,马捷,刘永光,弋春燕,许梅,黄社磊 2019年第7期 [794-799][摘要](650)[pdf 1438KB](730)
94  胆囊癌及其病灶局部侵犯的MRI诊断及影像学特征
 刘东旭,周丹,王利峰 2019年第3期 [322-325][摘要](754)[pdf 813KB](567)
95  CL-PEG-MnFe2O4纳米胶束介导的肿瘤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双重靶向MR成像
 杨华1,龚明福2,邹利光2,曾国飞1,方玉1,刘翠芳1 2019年第9期 [1034-1038][摘要](762)[pdf 900KB](501)
96  LightGBM算法在阿尔茨海默症结构磁共振成像分类中的应用
 周文,王瑜,李长胜,肖洪兵,邢素霞 2019年第4期 [408-413][摘要](723)[pdf 937KB](852)
97  并行采集技术在头颅磁共振中产生伪影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朱熹,叶靖,王志军,孙继全,朱庆强,夏巍 2019年第9期 [1039-1044][摘要](822)[pdf 1000KB](481)
98  核磁共振成像影像测量表观扩散系数、信号强度比值与骨质疏松腰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彭海洲1,张孜君1,赵文1,郑晓风2 2019年第6期 [689-692][摘要](818)[pdf 612KB](653)
99 核磁共振成像合并扩散加权成像在老年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王逢茂1,李彦龙1,王建2 2019年第7期 [789-793][摘要](645)[pdf 935KB](1050)
100  超声与MRI诊断乳腺癌及不同病理分型影像特点分析
 李俏颖1,周定中2 2019年第2期 [205-209][摘要](938)[pdf 832KB](908)
101  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磁共振波谱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评定中的应用
 张晓峰,张明文,于志虎,朱林,周雁玲 2019年第4期 [447-452][摘要](670)[pdf 676KB](468)
102 KPCA和Adaboost算法在阿尔茨海默症功能磁共振影像分类中的 应用
李长胜,王瑜,肖洪兵,邢素霞 2019年第7期 [784-788][摘要](658)[pdf 981KB](507)
103  术前MRI对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风险的预测价值
 黄培楷1,吴琴芙2,刘海龙1,肖梦强1,黄乐生1,刘天柱1 2018年第12期 [1436-1440][摘要](705)[pdf 554KB](557)
104  子痫前期及子痫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MRI表现
 夏丽坤1,卢敏2,罗佳3,张国兰1,崔钰1,马坚1 2019年第3期 [326-329][摘要](717)[pdf 1027KB](583)
105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认知障碍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刘晓俊1,欧阳樱君2,王邵晟3,方穗雄1,陈志宁1,唐梁1,陈杰2,周进2,潘小平2 2019年第4期 [435-439][摘要](699)[pdf 622KB](636)
106  量子成像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展
 欧阳君,任丽丽 2018年第12期 [1447-1451][摘要](779)[pdf 728KB](1425)
107  原发性失眠患者大脑额顶网络的异常功能连接
 许光1,吴宏1,江桂华2,马晓芬2 2018年第8期 [988-992][摘要](1446)[pdf 737KB](859)
108  核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序列技术研究进展
 李莎1,2,张艺宝2,吴昊2,高嵩1 2019年第1期 [55-59][摘要](1639)[pdf 1102KB](1458)
109 失眠患者大脑功能变化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展
秦贺1,刘波1,喻大华2 2018年第9期 [1039-1042][摘要](635)[pdf 419KB](747)
110  1.5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女性乳腺癌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Her-2的相关性
 史旭波1,黄贵生1,苏欢欢2,颜剑豪2 2018年第12期 [1441-1446][摘要](719)[pdf 747KB](639)
111  3.0T 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中晚期食管鳞癌放化疗的早期疗效
 苏宝安,许之晨,李艾恩 2018年第12期 [1452-1456][摘要](726)[pdf 686KB](554)
112  Siemens Skyra3.0 T新型磁共振成像设备故障维修与保养
王海东 2018年第10期 [1217-1219][摘要](874)[pdf 413KB](854)
113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ADC及3D减影技术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价值
 吴梦楠1,2,全显跃1,黄志明2,柯灿泽2,赖东平2 2018年第5期 [573-579][摘要](852)[pdf 811KB](913)
114  用于康复治疗的磁振热理疗仪设计
 张向学1,胡秀枋1,张娇娇2,徐秀林1 2019年第1期 [97-101][摘要](799)[pdf 1078KB](2491)
115 正常脑老化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功能连接的研究进展
李琼阁,董超,赵海潮,张冀聪,刘涛 2018年第9期 [1030-1034][摘要](1612)[pdf 447KB](1230)
116  基于NSST变换和PCNN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
 田娟秀1,2,刘国才1 2018年第8期 [914-920][摘要](1498)()
117  正则化多任务学习在精神分裂症核磁共振成像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张娜,王瑜,周文,肖洪兵,邢素霞 2018年第7期 [790-795][摘要](966)[pdf 776KB](859)
118  基于核磁共振CPMG方法比较3D打印体模材料的吸水性
 张昊兆1,杨雪倩1,王丹利2,邱建峰1 2018年第7期 [833-838][摘要](1038)[pdf 1315KB](2242)
119  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影像学特征分析
 张振显,宋鹏 2018年第6期 [676-679][摘要](889)[pdf 801KB](779)
120  CT/MRI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蔡爱楠,随力,王君 2018年第2期 [219-223][摘要](1020)[pdf 996KB](841)
121  PET/MRI仪器研发的历史和现状
 付鑫,任宁,邝忠华,吴三,王晓辉,赵斌清,桑子儒,胡战利,杨永峰 2018年第10期 [1181-1186][摘要](784)[pdf 1025KB](951)
122 磁共振部分K空间重建算法
 柴青焕,苏冠群,聂生东 2018年第5期 [537-542][摘要](949)[pdf 764KB](1408)
123 2型糖尿病磁共振成像静息态低频振幅变化及其与认知受损的相关性
 王伟茜1,刘新凤2,曹卫芳1,薛雅卓3,郭艳成3,卢爱霞3,崔栋1,郭永新1,焦青1 2018年第5期 [543-548][摘要](749)[pdf 686KB](782)
124  基于KPCA算法的阿尔茨海默症辅助诊断
 周文,王瑜,肖红兵,曹利红 2018年第4期 [404-409][摘要](1021)[pdf 1159KB](897)
125 青少年双相障碍缓解相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局域一致性研究
 
陈浩然1,高维佳2,焦青1,崔栋1,许强4,曹卫芳1,郭永新1,卢大力3,肖茜3,苏林雁3,卢光明4 2018年第1期 [47-53][摘要](746)[pdf 1303KB](613)